重慶在戰爭時期是重要的戰略根據地,緬懷革命先烈必去的地方那當然是烈士墓、渣滓洞、白公館了,我主要要說的就是渣滓洞,渣滓洞這里在戰爭時期發生了很多可歌可泣的事情。渣滓洞在重慶市歌樂山麓,距白公館2.5公里。渣滓洞原是重慶郊外的一個小煤窯,因渣多煤少而得名,后國民黨特務在此設立了監獄。環境清幽,但是會讓人印象深刻—對歷史的冷漠和遺忘。白公館位于重慶市沙坪壩區,原是四川軍閥白駒的別墅。1939年軍統局將此改建為看守所關押政治犯。原一樓一底的十余間住房改為牢房,地下儲藏室改為地牢。
?
渣滓洞給外地游客的第一印象就是是不是一個洞口?其實渣滓洞并不是個洞,是一所監獄,被關押的烈士比較著名的就是“江姐”。在原址上修復重建的,實地很小,很多也都是復制品,但里面確實還是能反映出當時的場景,氣氛壓抑,展示的刑具讓人觸目驚心。
在重慶這三個最能體現紅巖文化的地方,渣滓洞應該說比較具有代表性了,重慶周邊旅游?一定要去看看。接下來重慶旅行社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渣滓洞。而且在2008年的時候渣滓洞就對外免費開放了。
渣滓洞的組成
外部:
該集中營三面靠山,前臨深溝,高墻外的制高點有崗亭六座,機槍陣地一處,常有國民黨軍一個連駐守。
內院:
渣滓洞看守所分內外兩院,內院有一放風壩,有16間男牢,2間女牢。內院墻上寫“青春一去不復還,細細想想”“認明此時與此地,切莫執迷”“迷津無邊,回頭是岸”“寧靜忍耐,毋怨毋憂”等標語。
外院:
外院是辦公室、刑訊室。外院墻上寫有“長官看不到、想不到、聽不到、做不到的,我們要替長官看到、想到、聽到、做到”等標語。渣滓洞有牢房、審訊室、看守所長室,還有審訊臺、鐵鎖鏈、竹簽、辣椒水、老虎凳等酷刑,“老虎凳”是一個長凳子,再把手腳都捆到凳子上,給腳腕下落磚頭,落到第三層的時候腿就斷了。在白公館和渣滓洞里,有近三百英烈在這里被殺害。
渣滓洞基本信息:
最佳季節:四季皆宜。
建議游玩:1-2小時
門票:免費
開放時間:8:00-17:00
地址:壯志路歌樂山烈士陵園1公里處
友情鏈接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