埃及,全稱阿拉伯埃及共和國,地跨亞、非兩洲,大多數坐落非洲東北部,只要蘇伊士運河以東的西奈半島坐落亞洲西南角。北瀕地中海,東臨紅海,地當亞、非、歐三洲交通要沖,海岸線長約2700 千米。該國首要為阿拉伯人,信仰伊斯蘭教,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,首都開羅。埃及生齒和農業首要散布在尼羅河沿岸和河口三角洲區域,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之一。埃及旅行資源豐厚,文明奇跡很多。經濟方面首要依賴于農業、石油出口、旅行業,以及勞務出口。別的,有300萬埃及人在沙特阿拉伯、海灣國家和歐洲等地作業。埃及是世界重要的棉花產地和出口國。
埃及文明絢爛、歷史悠久,名勝奇跡雄偉豐厚,具有開展旅行業的極為優勝的條件。首要旅行點有金字塔、獅身人面像、愛資哈爾清真寺、古城堡、希臘羅馬博物館、卡特巴城堡、蒙塔扎宮、盧克索神廟、卡納克神廟、王陵之谷、阿斯旺塘壩等。旅行收入是埃及外匯的首要來歷之一。 埃及的交通運輸非常便當。海陸空運輸能力增加較快。鐵路全長7000千米。開羅第一條地鐵全長42.5千米,第一期工程已于1987年9月竣工通車。公路全長4.8萬千米。有海港7個,年吞吐量3050萬噸,主港口有亞歷山大、塞得港、蘇伊士等。有世界機場5個,開羅機場是連接亞、非、歐的重要世界航空港。財務來歷除稅收外,首要靠石油、僑匯、運河和旅行四大項收入。埃及博物館坐落在開羅市中心的解放廣場,1902年建成開館,是世界上最聞名、規劃最大的古埃及文物博物館。該館保藏了5000年前古埃及法老時代至公元六世紀的歷史文物25萬件,其間大多數展品時代超越3000年。
博物館分為二層,展品按時代次序別離陳設在幾十間展室中。該館中的許多文物,如宏大的法老王石象、純金制造的宮殿御用珍品,很多的木乃伊、及重242磅的圖坦卡蒙純金面具和棺槨,其做工之精細令人贊賞。還有我們都耳熟能詳的金字塔,埃及共發現金字塔96座,最大的是開羅市郊吉薩的三座金字塔。金字塔是古埃及國王為本人修建的墳墓。大金字塔是第四王朝第二個國王胡夫的墳墓,建于公元前2690年左右,原高146.5米,因年久風化,頂端脫落10米,現高136.5米;底座每邊長230多米,三角面斜度51度,塔底面積5.29萬平方米;塔身由230萬塊石頭砌成,每塊石頭均勻重2.5噸。聽說,10萬人用了20年的時刻才得以建成。該金字塔內部的通道對外開放,該通道描繪精巧,核算精細,令人贊賞。
第二座金字塔是胡夫的兒子哈夫拉國王的墳墓,建于公元前2650年,比前者低3米,但修建方式愈加完滿壯麗,塔前建有古剎等隸屬修建和聞名的的獅身人面像。 獅身人面像的臉部參照哈夫拉,身體為獅子,高22米,長57米,雕象的一個耳朵就有2米高。整個雕象除獅爪外,悉數由一塊天然巖石雕成。因為石質疏松,且閱歷了4000多年的年月,整個雕象風化嚴峻。別的臉部嚴峻破損,有人說是馬姆魯克把它當作靶子操練射擊所造成的,也有人說是18世紀拿破侖侵略埃及時轟擊留下的痕跡。 第三座金字塔屬胡夫的孫子門卡烏拉國王,建于公元前2600年左右。其時正是第四王朝式微時期,金字塔的修建也開端式微。門卡烏拉金字塔的高度俄然降低到66米,內部結構繽紛。
友情鏈接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