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可可西里(Hoh Xil)”蒙語意為“美麗的少女”。可可西里,包括西藏北部被稱為“羌塘草原”的部分、青海昆侖山以南地區和新疆的同西藏、青海毗鄰的地區;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位于青海西南部的玉樹藏族自治州境內,面積4.5萬平方公里;
“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”又稱可可西里無人區,是中國最大、海拔最高、最神秘的“死亡地帶”。它位于青藏高原腹地,總面積約24萬平方公里,是青藏高原上最大的高寒地帶。整個可可西里均在海拔5000m左右,氣候干燥寒冷,嚴重缺氧和缺淡水,環境險惡,令人望而生畏。人類無法在那里長期生存,只能依稀見到已適應了高寒氣候的野生動植物,且總數量有限。人們給這里起了許多可怕的綽號,如“神秘的死亡地帶”、“死亡線”、“人類的禁區”、“生命的禁區”等等。
青海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西部,總面積450萬公頃。是21世紀初世界上原始生態環境保存較好的自然保護區,也是中國建成的面積最大,海拔最高,野生動物資源最為豐富的自然保護區之一。青海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要是保護藏羚羊、野牦牛、藏野驢、藏原羚等珍稀野生動物、植物及其棲息環境。
2017年7月7日,在波蘭克拉科夫舉行的第41屆世界遺產大會上,青海可可西里經世界遺產委員會一致同意,獲準列入《世界遺產名錄》,成為中國第51處世界遺產。2017年8月29日下午,可可西里保護區內的索南達杰保護站正式開通衛星通信固定站,標志著可可西里成為中國四大無人區中首個接入互聯網的地區。
可可西里位于西藏和青海交界處,是目前世界上原始生態環境保存最完美的地區之一,也是目前中國建成的面積最大、海拔最高、野生動物資源最為豐富的自然保護區之一。“可可西里(Hoh Xil)”蒙語意為“青色的山梁”(一說為“美麗的少女”,以發音不同而異)。藏語稱該地區為“阿欽公加”。國家一級保護動物—藏羚羊長期生活于可可西里。
可可西里地處青藏高原腹地,平均海拔在4600米以上,最高峰為北緣昆侖山布喀達坂峰(亦稱新青峰或莫諾馬哈峰),海拔6860米;最低點在豹子峽(昆侖山南麓紅水河橫穿博卡雷克拐彎處),海拔4200米。區內地勢南北高,中部低,西部高而東部低。可可西里山和冬布勒山橫貫本區中部,山地間有兩個寬谷湖盆帶,地勢較平坦。海拔5500米~6000米以上的山地,有現代冰川發育。如布喀達坂峰(6860米),馬蘭山(6813米),少數超過5600米的山峰也有小規模冰川分布,如東崗扎日(5882米),冰川總面積達1700多平方公里。
友情鏈接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