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民眾的旅游觀念正逐漸發生變化,越來越多的中國人不再執著于在黃金周期間到熱門景點看“人”,而是選擇更為自由靈活的旅游方式。數據顯示,中國各地的自駕游和鄉村旅游呈現上升趨勢,城市周邊游、城市休閑游和鄉村旅游的游客增速,明顯高于監測旅游景區點。網友感嘆:“山清水秀、空氣清新,鄉村游,愜意!”
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農業大國,農村地域遼闊,自然景觀優美,農業經營類型多樣,農業文化豐富,鄉村民俗風情濃厚多彩,這些得天獨厚的優勢都為發展鄉村旅游帶來優越的條件、巨大的潛力和廣闊的前景。
目前國內鄉村旅游主要停留在觀光、采摘、垂釣等常規項目上,各地的鄉村旅游產品和服務同質化趨勢較嚴重,缺乏精品和亮點,游客重游率低。因此,鄉村旅游需要打造完整的旅游產業鏈,使鄉村旅游上下游相關產業相互融通,提高鄉村旅游的綜合經濟效益。此外,針對鄉村旅游產品雷同的狀況,應當創新鄉村旅游特色產品,增加特色文化產品,結合本地人文資源,挖掘獨特的文化素材,提高文化品位,增強游客的參與性。更重要的是,鄉村旅游開發應著重體現“原汁原味”,不論是村莊環境,還是農家居所,都必須強調鄉村特有的情趣和格調,避免鄉村旅游發展中產品和服務的城市化傾向。
近年來,基層農民在不斷摸索中,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鄉村旅游發展道路,以地域文化、建筑文化、民族文化、養生文化、餐飲文化等為特色的民俗旅游村不斷發展壯大,促進了鄉村旅游的大發展大繁榮。如今,伴隨著國民休閑需求層次的不斷提高,體驗型、度假型和休閑型的鄉村旅游項目開始主導鄉村旅游市場的格局,吸引游客由匆匆過客變為度假休閑,對農村發展和農民生活改善的拉動作用更為明顯。
隨著旅游經濟的蓬勃發展,各地日漸成熟的鄉村游產品,已經呈現出經營業態豐富、市場亮點鮮明、類型風格迥異、經濟效益可觀等特點。其主要類型有4個:一是傳承故鄉文化,勾起兒時難以磨滅的記憶,帶給旅游者回望當年的懷舊情思的古村落風情之旅;二是崇尚綠色環保理念,還原原生態的鄉村景觀的鄉村生態環境之旅;三是挖掘鄉土文化資源,賦予濃厚風情農俗的節慶活動之旅,讓旅游者感受到與土地、莊稼、果蔬親近的快樂;四是借助市郊優勢,讓被喧囂忙亂“擠壓”的城中人可以放松的鄉村休閑農園之旅。
在鄉村游較為發達的江蘇省,目前有一定規模的鄉村旅游點已突破2000家,年接待游客突破7000萬人次;已擁有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124家,總數居全國第一。此外,還有特色各異、業態豐富的農莊、農戶型休閑點5000余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