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掖的小吃較有名,比如搓魚子、拉條子、臊面、釀皮、炒炮、魚兒粉等本地小吃,諸如蘭州拉面、新疆烤羊肉串、四川麻辣燙、陜西肉夾饃到處都是。并且張掖的美食在保持傳統口味的基礎上,又增加了張掖特色,回味無窮。除此之外,張掖的豆腐腦、灰豆湯、醪糟、馬場酸奶等特色飲品,也是張掖人民的最愛。這里重慶旅行社?為大家推薦張掖最常見也最好吃的美食。
西北大菜
在張掖,只要是席宴,都會上一道特別的名為“西北大菜”的菜肴。
張掖諺語云:唱戲憑的腔,筵席看香飯。據說香飯是在清康熙年間宮廷名宴中的首一道菜。這道名菜,是用豬和羊的肝肺剁成碎未,把蔥蒜未摻進去,拌勻,加調料、食鹽,并用面粉和成面團,再搓成圓條,用油炸熟,叫卷肝子。再將卷肝子切成圓片,拼碼在碗內,加調料蔥蒜,另拼大肉片子,加肉湯蒸好后,扣于另一大盤內,加雞蛋索子,澆上汁子烹調而成。
香香的扣肉下是一個個象征吉祥意義的肉丸子和豆腐丸子,旁邊點綴著嫩香的炒雞蛋和木耳以及翠綠的青菜,美味無比。
葡萄酒
由于地處西北,光照充足,使得這里的瓜果多而且甜,每年夏秋兩季整車的瓜果被運往外地,為張掖人增加了收入。張掖最有名的要數葡萄酒了,由于張掖的緯度和法國極為相似,具有和法國一樣的釀制葡萄酒的自然條件,而且張掖的葡萄酒歷史也是比較悠久的,著名的詩句:"葡萄美酒夜光杯,欲飲琵琶馬上催"說的就是古代的張掖。但是由于交通和歷史原因,張掖的葡萄酒至今沒能進入省外市場,這不得不說是個遺憾。
羊肉墊卷子
山丹自古羊多,羊肉的吃法也比較獨特。羊肉墊卷子就是其中之一。燜卷子,以羊羔肉為最佳。將肉切成塊,等鍋熱油香后入內爆炒,約八成熟,佐以調料,加適量水燜燉,再將和好的面搟開,抹油加蔥花,卷成二指寬的卷子,切成寸段,下鍋繼續燜燉,待面熟肉爛,即可進食。由于面肉相互滲透,吃面而噴香,食肉而不膩,因而備受人們青睞,每當貴客登門,當地人常常以此招待客。
搓魚子
搓魚子是用手掌將面條搓成一寸長,中間粗,兩頭尖尖的小魚形面段,以涼拌或熱炒的方法制作的小吃。
吃起來又滑軟又有韌性,但要得飯后一定要喝點煮過面的原湯,這樣有助消化。
粉皮面筋
在張掖農村,農民秋收后,家家戶戶,要曬粉皮面筋迎親接友,逢年過節或是喜慶之時,粉皮面筋是不可缺少的臨時性招待食品。產婦坐月子時也由娘家贈送一籃粉皮面筋。現在農村曬粉皮面筋之風也還在流行。 張掖馳名的粉皮面筋有“馬面筋”,每日清晨挑兩桶擺攤出售,不到兩個小時出售完畢。因為馳名,除經常來吃的 人們外,慕名而來者也不少。
魚兒粉
魚兒粉是用精細的大豆粉制作的小吃,形狀象小魚,顏色有白有紅,配上調料、小菜,活象一條條小魚在碗里。
吃起來清涼可口,既充饑,又止渴,是一種地道的夏令風味小吃。
山丹油果子
將和成的兩張面皮中夾一層紅糖,做成佛手狀,入油炸熟,酥香甜脆 山丹特產油果子是將和成的兩張面皮中夾一層紅糖,做成佛手狀,入油炸熟,酥香甜脆。油果子有點像燒餅也有點像河南那邊的鍋盔,在當地是人人愛吃的特色食品。
臘羊肉
在張掖的肉類食品中,除手抓羊肉和清湯羊肉外,臘羊肉素負盛名。臘豐肉采用沿山一帶的羊肉。因那里的羊吃羊胡子(草名)、羊糍胡花和沙蔥,其肉特別鮮美。入冬后,將羊宰殺,煮熟,剔骨,加上高臺雪花鹽,茵香、生姜等佐料,烹制而成,嫣紅透明,肥而不膩。
?
灰豆湯
灰豆湯是用麻色豌豆制成的獨特食品,原料有圓豆子、紅棗、白糖等。
灰豆湯豆綿湯糊,棗甜味香,富含營養,價格便宜,夏日冷飲可以祛暑,冬日熱食可以滋補。
去張掖,看丹霞,品美食,重走絲綢之路,真是一次難得的體驗。
友情鏈接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