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重慶,有這樣一個區縣,以前叫樂溫縣,但從前因為縣內的人們都十分的高壽而得名——長壽。長壽離主城十分近,位于重慶市腹地,內有西南地區最大的人工湖長壽湖,是重慶周邊旅游的絕佳之地。
長壽湖
長壽湖位于長壽區東部,為50年代攔截龍溪河而成的人工湖,因地處長壽區境內而得名。長壽湖湖面遼闊,碧波萬頃,水中倒影若畫,氣勢極為壯觀;湖內港汊縱橫交錯,有島嶼200多個,是重慶市最大的湖泊旅游風景區。
浴濱島是長壽湖“八大景”之一,稱為“浴濱戲水”其港灣曲折,四面環水,宛若點綴在湖中的一顆璀璨明珠。一到晚上,湖光游船燈光四溢,似繁星點點湖中倒映的燈光,經水波震蕩,呈現一條條五彩彎曲的光帶,船上輕歌曼舞,品嘗美酒佳肴,燈光、倒影、歌聲、笑聲構成一幅立體的湖中夜景
文峰塔
文峰塔風又稱白塔,座落在長壽城東南6公里長江北岸黃草山上。白塔為八面七層樓閣式磚石結構,高38米,塔座呈八棱,每棱刻有石獅,頭壩蓮花,腳踏繡球。塔門,有知縣王錫題書石刻楹聯:“搴堵波峙中流鳳山作鎮;勃極烈愿多士雁塔題名。”塔心有螺旋式磚石梯108步直達七層塔頂,各層均有龕、龕內供園雕石刻佛像(均毀于“文化革命”中)。在歷史文化積淀方面有“張飛鎮水”、“玉帶纏妖、白塔鎮水”等傳說。今塔基本完好。
西巖觀
西巖觀位于重慶市長壽區城南望江路,背靠鳳城,面向長江,為昔日長壽八景之一。因原有西巖觀古廟而得名,景點主要有明代城門、西巖瀑布、森林公園、長壽纜車。八十年代中期在城門上建有一古雅亭臺。
位于城區望江路,以瀑布聞名。景點包括西巖瀑布、明代城門、森林公園。
古城門之東,越過公路橋,有游園一座,介于公路與巖沿之間,呈長方形。不銹鋼雕塑"丹鳳朝陽"雄偉壯麗,屹立園中。條形池內小島、小橋、葡架別具風采,巖沿中亭閣奇特典雅。古城門下為帶狀森林公園,林木郁郁蔥蔥,4條林蔭大道縱橫交錯,為避暑勝地。
?
三洞溝峽谷
位于長壽城區東北隅。距長壽城區不足1公里。屬自然風景區。景區由絕壁瀑布、石窟石筍 、水電博物館等景點組成。
三洞溝城市峽谷系桃花溪下游一狹長深溝,臨近縣城東北隅段,風景幽絕,有"兩路桃花香十里,桃園三洞出仙家"之美譽,為長壽老八景之一。此景點長2.4公里,橫斷面呈"V"字型,底頂相差160米;每逢洪水暴漲,桃花溪水流至頭洞,突遇三級層巖,飛流直瀉,形成三道瀑布。每道瀑布之下,巖洞古邃幽遠,潭深數丈,水落轟鳴巨響,煙霧繚繞,常似彩虹閃耀,緲然仙境,俗稱"桃園三洞"。
菩提山
長壽區菩提山在渡舟鎮境內,距縣城5公里。其山由西山之望軍山蜿蜒至八顆鎮分水嶺,過麻柳沖巖向東南行4公里,有一山突起,海撥598米,名菩提山。此山巍峨壯麗。山頂中凹,似一盂仰置。山上筑寨,寨中有廟。寨上井水永不枯竭,其味甘美。
菩提山的叢林,民國時期已砍伐殆盡。解放后山寨和廟宇拆除,建立菩提山園藝場,成為花果山,有公路相通。滿山果樹成蔭,花香鳥語,仍為本區一勝景。
三道拐古街
位于長壽區城西南部,居長壽區城中心半坡之間。屬清朝建成的商家民房古街。一條石板大道貫穿整個古街,全長2.5公里,沿山勢而筑,由3000多級石梯蜿蜒曲折拾級而上,因轉三個急彎,得名“三道拐”。民房均為典型巴渝特色的竹木夾壁結構,堪稱三峽庫區唯一現存古街。
古街兩旁民房全系明清竹木結構,鱗次櫛比,是三峽庫區現存沿山而建的唯一古跡長街。打造開發這條古街,是三峽旅游線上的又一靚麗景點。
推薦閱讀:
友情鏈接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