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藤峽位于黔江下游,其出口處距桂平縣城約8公里。峽以桂平、武宣兩縣交界的橫石磯為入口,弩灘為出口,全長44公里,均在本縣境內。峽的兩岸奇峰聳峙,急流險灘時隱時現,陡坡、深谷、懸崖、峭壁、支流相間。夏日灘濤翻滾,洪波擊岸;秋天碧波蕩漾,江山輝映,是廣西境內最典型的峽谷風景。明代,著名地理學家徐霞客游歷到此,曾作《大藤峽游記》一文記之。
明代初年,大藤峽爆發了大規模的瑤族農民起義。起義軍前赴后繼,堅持武裝斗爭近200年。峽的北岸碧灘、仙人閣、三妹洞、九層樓等處,均為當年的古戰場。
弩灘在大藤峽出口處,因灘險水急如弩而得名。兩岸礁石巖巉,水下暗礁四伏,漩渦回環,狂瀾倒卷,險象叢生。大藤峽諸灘以此為最險,舊時船行至此,旅客往往燒香念佛,峽口北岸有甘王廟,也是祈求菩薩保佑平安之意。而船只觸礁沉沒事故仍時有發生。解放后幾經疏浚,水勢減緩,并增設導航設施,但仍不宜夜航。近年計劃興建裝機容量為120萬千瓦的大藤峽電站,即在此處。